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您的位置: 首页>滚动 > >正文
2023-04-17 17:37:33 来源:互联网

牛排,或称牛扒,是片状的牛肉,是西餐中常见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调方法以煎和烤制为主。清末小说中已出现“牛排”、“猪排”等西菜菜名,可能是因形似上海“大排”(猪丁骨),故名“排”。而在上海方言里,“排”发“ba”音,广州话又作牛扒。

牛排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以及一种特殊顶级牛排品种(干式熟成牛排):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由于肉质嫩,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RIB-EYE(肉眼牛排)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SIRLOIN(西冷牛排,沙朗牛排),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T-BONE(T骨牛排),亦作丁骨,呈T字型(或“丁”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间被肋骨隔著。


(相关资料图)

西方人爱吃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肉汁,口感甚是鲜美。东方人更偏爱7成熟。影响牛排口味的因素很多,如食用速度,当牛排上桌后,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决定牛排是否好吃。因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汁液,温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鲜香度会随之降低。

吃牛排讲究火候,而并非享受酥烂口感,这也是在西餐中炖牛肉和煎牛排的区别。另外,餐具也会影响牛排的口味。吃牛排的刀一定要锋利,在吃牛排前一定要先查看一下刀齿是否分明清晰。除此以外,配汁对牛排口味的影响也很大。

牛排行业消费趋势洞察

西餐厅的多年“市场教育”、街边盛行的网红“速食牛排”风潮,让牛排消费走入寻常百姓家。除了去店里消费,网购的便利让在家煎牛排成为新选择。3-5分钟的料理时间,一块热气腾腾的牛排就可上桌,既方便快捷,又能满足原汁原味的营养需求。

2020年,中国牛肉消费量已经攀升至884万吨,环比增速达11%,尤其是高档牛肉增长更为强劲,价格高于普通牛肉2.7倍的高档牛肉消费量,已经连续6年呈上升趋势。

消费者在线上购买牛排时最关注的维度首先是产品类型,如与牛肉部位相关的“原切、西冷、战斧、菲力”等关键词,有最高的搜索热度,其次关心的是牛排的品牌和产地等信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衍生出四大特征鲜明的细分牛排需求场景:高端牛排场景,健身牛排场景,宝宝牛排场景和懒人牛排场景。

高端牛排场景下,用户群体多为可接受高售价的高消费人群,他们的家庭住房档次和消费水平更高,拉动了牛排市场的成交金额,整体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针对高端牛排场景需求来打造产品的品牌,如泰森、肉管家和牛叫兽等都迎来了销售的新增长。

健身人士是牛排的一大新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对于饮食有着独特要求,高蛋白低脂肪的牛排,对于减脂增肌很有帮助,是他们最爱的食材之一。此外,健身人士对健康的纯果蔬汁、植物饮料也具有高偏好。

随着线上牛排消费热情上涨,原切牛排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主流。三年来,线上原切牛排市场份额逐年上升,由2019年的4.5成升至2021年的5.5成,不断压缩整切及合成牛排市场。2021年,原切牛排市场商品数为整切市场的2.3倍。

牛排,或称牛扒,是片状的牛肉,是西餐中常见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调方法以煎和烤制为主。按照加工方式,牛排产品主要分为合成、整切和原切三种。从肉质来讲,根据牛肉部位整块切割的原切,要优于经过调理的整切和碎肉加工而成的合成牛排;从货单价来看,原切是整切的大约1.3倍。而正是这一类品质更高、价格更贵的牛肉产品,正在迎来飞速发展。

牛排行业前景展望

我国的肉类饮食以猪肉、鸡肉等为主要肉类蛋白来源。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优质肉类蛋白的需求出现迭代。富含肌氨酸,低胆固醇,更健康的牛肉契合人们的健康膳食需求。

我国中产阶级及中高收入家庭数量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文化和饮食结构大大改善。2010年我国中产阶级只占5%,而到2021年已经达到7亿人。高收入人群对于牛排消费的支付能力和需求都在增长。

2010年左右牛排兴起,目前国内规上企业200余家,产品品牌近2000个,大部分为中小型,以原料加工为主,深加工成规模的工厂并不多。品牌集中度偏低,面临行业整合。

产品两极分化,品牌化是未来。牛排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低质低价牛排扼杀消费者信任。亟需品质产品、品牌背书牛排的“救市”。当前中高端牛排市场增速25%-30%。随着消费升级,牛排将迎来品牌化时代。高性价比的优质牛排仍是稀缺品。

近三年,高端品质牛排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价格敏感度在下降,品质成为消费者主要关注方向。随着健康、轻食、低热低脂等概念的兴起,牛排正通过精准对接消费人群,实现产品在需求层面的升级。更注重健康品质生活的“90后”年轻人,成为牛排的主流消费群体。

2021年线上牛排较2019年在成交金额和客单价上都出现了上涨。其中中国北部产区贡献了过半的产量。展望未来,随着疫情的逐步回稳,国内牛肉市场的需求预计还会进一步提升,如何做出真正高性价比的优质牛排,留住消费者的胃和心,是国产品牌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无论是原切牛排兴起,还是四大牛排场景的市场变化,都显示了一个共同的趋势:牛肉市场高端化、品质化成为主流,消费者更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买单,高客单价产品市场增大,这些因素驱动着牛肉消费迎来红利期。

对比美国牛肉消费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的牛肉市场全面增长还将持续。据统计,美国2020年人均牛肉消费量达26kg/人,而中国为6.3 kg/人,对比之下有近4倍的差距,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内牛肉市场拥有着巨大的增量空间。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牛排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牛排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牛排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牛排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预测未来牛排业务的市场前景,以帮助客户拨开政策迷雾,寻找牛排行业的投资商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