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在安徽省绩溪县扬之河城北水上公园和登源河桃花坝河畔的碧水清波上,也出现了惊艳一幕:成群白鹭时高时低来回掠过,如雪花漫天,似白色芙蓉,在天空中组成了一幅“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壮观优美画卷,与春日河畔美景融为一体,让人陶醉。
这是绩溪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林中仙子”寿带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鸳鸯等众多珍稀鸟类落户安家、繁衍生息的一个精彩特写镜头,也是绩溪县探路“陆空统筹”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生动缩影。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近年来,绩溪县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并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陆空统筹”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守护生物物种基因宝库,全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突出,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资料图】
在“陆”方面,生态阵地“两面出击”
绩溪县2017年跻身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后,持续做足生态环境保护“增量”文章,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长制,重点推进绩溪
翚溪省级森林公园、鄣山省级森林公园、龙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登源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既保障生态源地之间生物迁徙廊道连通性,又强化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严控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82.15%,森林蓄积量达1036万立方米,为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
在强化生态保护的同时,该县狠抓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县通过参与科研机构科学考察活动,开展珍稀动植物监测和繁育试验等系列举措,完成了动物资源调查、鸟类资源专项调查等,新发现安徽清凉峰红耳巢鼠等小型兽类物种新分布。持续开展安吉小鲵的野外监测,配合安徽师范大学开展野外放归试验,与省林科院合作开展“安徽毛柄小勾儿茶野外救护与繁育项目”,为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繁育做好技术储备,促进珍稀动植物数量稳步增长。
绩溪县还建立起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平方米的生态陈列馆和1个10亩室外珍稀树木园,园内移植有200余种珍稀植物。组建16人的科普宣教队伍,借助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向市民和学生宣传清凉峰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在“空”方面,科技应用“空地一体”
为了确保生物多样性安全,绩溪县加大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科技应用力度,积极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及时掌握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主要保护对象活动变化情况。
一方面在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森林防火视频监控+4G智慧语音广播系统,利用卫星定位,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建成了CIS地理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布设红外相机,并采购3台无人机巡航系统,杜绝和弥补了一些特殊地方人工巡护无法到达及视频监控盲区,有效监测野生动物活动情况。进一步了解种群动态和活动规律,为更加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支撑。(周明助、苗子健)
标签: